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校园新闻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1-67100588 学校办公室 18918266762 招生唐老师 4006128989 咨询电话

微信二维码咨询

围绕主题教学 优化学习方式 落实核心素养 ——奉贤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区级教研活动徐铭浩名教师工作室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6月7日下午,以“围绕主题教学,优化学习方式,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奉贤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以及徐铭浩名教师工作室活动在上海奉贤区博华双语学校顺利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奉贤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朱娜老师、徐铭浩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徐铭浩老师和她的团队,上海博华双语学校教学副校长崔子建,教学主任张建丽,奉贤区各校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教师代表。活动由本校教师李坤峰老师主持,分为课堂教学展示、教师代表说课、互动研讨和教研总结四个部分。

 

崔子建副校长对本次来校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课堂教学

第一节课,由小学部翁丽娜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12 我的环保小搭档》第二课时。本课主要围绕课文的栏目:展示我的环保小搭档开展教学。翁老师立足于单元,以亲切的教学姿态,活泼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导入了游戏大闯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翁老师还利用课前小调查,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环保小搭档。在课堂中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呈现他们的环保小搭档,拓宽了学生对环保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绿色生活智慧,并随机渗透法治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将核心素养有效落实于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课,由小学部四年级教师丁海林执教——《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丁老师通过 “帮助垃圾宝宝找到家”的游戏,检测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并结合视频播放和师生互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并注意投放的方式,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最后,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家人垃圾分类小妙招,激发学生养成从自我做起、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生活中的垃圾越来越少,产生保护美丽家园的意识,并知道这样做就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教师说课

 

我校武方红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两节教学展示课进行说课。武老师基于核心素养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教法、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互动研讨

与会老师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两节课进行细致入微地点评,并围绕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发表个人见解。这次教研活动,搭建了一个交流教学设计、畅谈教学思想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

  

最后,徐铭浩老师和朱娜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

徐铭浩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两位老师都围绕环保的主题教学,在课堂中有效落实了学习方式的综合性、活动性和开放性。运用情境—问题—启发—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活动互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落实核心素养中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朱娜老师建议每位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都要学会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自己的生活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和时政资源。这么多资源的运用对教师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挑战,用哪些,怎么用,用得怎么样,值得我们思考。同时也要做到活动方式的优化和活化,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本次教研活动,是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和学生的一次展示机会,同时也给全区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相信在区教研员朱娜老师和徐洺浩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徐铭浩老师的引领下,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将会继续鼎力前行,在探寻道德与法治教学魅力的进程中,继续践行“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